加入收藏   返回旧站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百校千企汇荆楚”系列活动周之湖北大学教育行业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李紫  编辑:王擎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8  点击数:

9月27日,湖北省“校友回归”——“百校千企汇荆楚”系列活动周之湖北大学教育行业专场 “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素养”专题研讨会在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正行厅举行。省内外基础教育界校友、地方教育局负责人代表出席会议,本科生院院长王国成、师范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程斯辉主持。

会议伊始,程斯辉介绍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精神,广泛听取基础教育一线用人单位意见建议,推动师范教育更好地对接基础教育现实需求,培养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师范人才。

武汉中学校长艾建红作题为“师德·师能·师智:高质量教师的核心素养”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为师之魂,师能是立教之基,师智是成业之要。新时代教师应坚定育人初心,拓展专业本领,涵养教育智慧,主动适应数字化、个性化教育趋势,积极参与大中小学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在交流发言环节,多位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校友代表结合办学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武汉市第二中学校长肖平安指出,当前家长对新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师范院校应在招生选拔、专业训练、实习衔接等环节全面“做加法”,他特别强调“三字一话”、课堂表达、教学设计等基本功的训练应列为必修内容,并建议构建“大二观摩—大四实岗”的分段见习机制,让学生尽早了解真实教育场景,缩短入职适应期;深圳市百外教育集团培训部校长曾新华结合民办学校运行机制,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情绪的引导者和价值的塑造者,他建议师范教育应加强职业定力与情感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教育工作的深层价值,避免功利化倾向,从而在复杂教育环境中保持初心、持续成长;大冶市大冶湖学校校长明道树分享了在公办民助体制下开展小初高贯通培养、课题引领式教师发展的创新实践,他提出可通过设置跨学段教学课题、建立教师流动机制等方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师资共建共享,为基础教育整体优化提供可复制路径。

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观国从教育管理和用人实际出发,指出近年来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基层学校招聘中展现出明显竞争优势,反映出师范教育在职业认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他高度认同我校“1+8”高素质师范人才培养规格,并建议师范生培养应强化终身学习能力的塑造,以应对未来教育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

麻城博达学校董事长李尧东从办学实践出发,呼吁在师范课程中纳入脑科学、教育神经学等内容,帮助教师科学理解学生的认知与情绪发展规律。他强调“激情与爱心远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应学会通过情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从“教知识”到“育人心”的转变。

程斯辉在总结中表示,各位校友的意见既有实践深度,又具前瞻视野,师范学院将系统梳理、充分吸收,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培养方案,不断强化与中小学的协同机制,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师范生以积极的生命状态投身教育事业。会议最后,举行“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程斯辉为学校代表授牌,为后续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湖北大学秉持固本培新理念,持续深化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系列育人成效。此次研讨会聚集校友资源、汇聚多方智慧,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对话,为进一步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探索了新路径,也为打造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提供了有力支撑。

(审核:乔荃 卢轶婷)

版权所有 ©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办电话:027-88663361 学工办电话:027-8866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