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脑认知领域跨学科融合创新,以学术交流激活科研与社会服务动能,9月21日上午,师范学院脑认知研究中心在学院206会议室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由脑认知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伟平副教授主持。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齐聚一堂,围绕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科研与教育的新机遇。
中心主任梁沛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心自2018年底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社会服务情况。她指出:近年来,中心持续在科研探索、跨通道整合与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同时,中心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多次与医院、社区合作开展针对心理健康和认知障碍人群的干预与科普活动,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在学术分享环节,杨伟平副教授围绕多感觉整合与教育神经科学展开介绍,内容涵盖视听及嗅味觉等多通道整合研究,以及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潜在合作方向,既贴合学术前沿,又紧扣教育实践,激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思考与热烈讨论。

在自由交流与讨论环节,熊猛教授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提出与学校联动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项目;纪凌开副教授分享行为分析与统计方面的研究思路;张红波副教授介绍教育技术评价的前沿工具与应用;心理系副主任孙山老师简要介绍心理系教师的研究专长与特色;吕莉老师分享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与现实挑战;匡仪老师介绍时空决策相关的最新科研探索。多元化的交流让思想不断碰撞,学科交融的潜力充分显现。
师范学院副院长赵映川教授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学术氛围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动力,要进一步加强学术建设,营造更浓厚的学术氛围,以激发教师们的科研热情与创新活力。同时,她鼓励教师们积极开展跨学科交流,在学科交融中寻找新的生长点。
院党委书记卢轶婷鼓励老师们持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在思想碰撞中孕育创新成果,主动围绕师范生培养开展学术研究,提升本学科服务社会能力。
本次学术沙龙为师范学院教师们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了跨学科的理解与合作。未来,脑认知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不断推动科研发展,拓展社会服务,助力教育与心理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审稿:赵映川 卢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