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基于大数据的课堂“差异·适应性”教学实践研究项目中期推进会在吴家山第三中学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对项目的进展、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汇报和探讨。
首先,吴家山三中宋维霞主任对该校在项目中的研究进展、数据分析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校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探索了基于大数据的“差异·适应性”教学模式,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接下来,湖北大学谢崇情进行了关于AI课堂观察项目的进展汇报。该项目主要涵盖了智慧教育、研究背景和教学特征分析等内容。其中,智慧教育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分析和反馈,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研究背景方面,该项目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而教学特征分析则是将学生学习行为与课程内容进行匹配,进而提供适应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总结问题疑惑和未来方向环节,与会者围绕项目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参会人员表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大数据分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如何平衡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湖北大学刘梦君副教授就学生差异性报告尚未生成一事进行了说明,并在未来的研究中调整课程的研究方向,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随后,杨兵教授强调后续加强吴家山三中和湖北大学团队的互动沟通,各自发挥长处,让项目高质量推进。同时,武汉市教科院王一凡主任重申了项目的价值意义,并提出了改进方向,强调技术研究、教学解读和教师需求的结合,并从5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第一怎样对多维、多源的数据采集;第二构建一套科学的分析模型,可以从个性、学科和班级考虑;第三注重课堂观察的时效性;第四关注数据库建设的科学性;第五建立数据诊断、反馈模型。最后吴家山三中徐静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所有参与该项目的人员,并强调下一步以课题为抓手,将课堂学生、教师行为发生变化,构建学科模式,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次中期推进会的顺利举行,不仅展示了该项目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更为教育界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和引领未来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项目的推进也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大数据智能采集终端赋能区域教育评测实践研究》的资助和支持,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该项目必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多重要成果。
(审稿: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