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返回旧站

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范教育改革 >> 历史沿革

湖北大学师范教育改革简介

湖北大学师范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1931年建校之初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改为综合大学后,师范教育文脉不息,持续发展。

1930年,国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黄建中为了发展本省乡村教育,着手筹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1931年10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将申报的湖北乡村师范学院改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校址即今学校主校区所在的武昌沙湖之滨宝积庵。开办之初,设两系一科,即农事教育系、乡村教育系和乡村师范专修科。1936年,学校为抗战形势所迫而停办。

省政府西迁恩施后,1941年秋,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恩施五峰山复校。在办学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陈友松、汪奠基等著名教育家率领师生因陋就简,不改其志,教育救国,赓续了师范教育的根脉。1945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改制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隶属教育部,设教育、国文、英文、史地、数学、理化、音乐、体育八系。

1949年,武汉解放后,学校回迁武汉,并筹建新的湖北省教育学院,设有教育、语文、数学、理化、体育卫生、音乐、美术、生物、俄文等9科。1958年,组建武汉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化学7个系(科)和马列主义、教育学、体育3个教研室,另设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

1984年1月,湖北省委决定将武汉师范学院由武汉市领导改为由省直接领导和管理。当年9月26日,湖北大学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教育部在批复成立湖北大学文件中明确要求“继续办好师范教育”。此时,学校设有中文、政教、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10个系和1个教育行政管理专修科等11个师范系(科)。1985年,学校成立教育管理系。1999年,合并教育学系、教育科学研究所、电教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成立教育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输送师范人才10万余人,代代相传的师范基因为湖北省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校长和特级教师中,一度有超过1/3的人毕业于湖北大学。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管委会主任、原黄冈中学校长曹衍清,杭州二中原校长、海亮教育管理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叶翠微,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等全国著名中学教育领军人物都毕业于我校,学校成为享誉荆楚、影响全国的“名师摇篮”。

2020年11月,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秉持“固本培新”办学方略开展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基于原教育学院整合重组成立师范学院,负责统筹师范类本科生、教育类研究生培养任务。

现有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美术学、体育教育等15个师范类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英语、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等9个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6个师范专业本科生和教育类研究生可免试认定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

学校成立师范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师范教育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统筹谋划师范教育改革工作。先后出台《师范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师范教育建设与管理办法》《关于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培养高素质师范人才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统分结合、协同育人”原则,创新建立“七统二分”管理体制和“三双”管理机制,提出“父专业、母师范”协同育人观念,突出政治性、强化师范性、夯实专业性、增强实践性。

创新师范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师范生培养的“严格主义、综合主义、合格主义”,明确师范人才“1+8”培养规格,构建师范生“十全育人”体系。出台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校本化方案,实施“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开展培根铸魂行动、强基赋能行动、实践力行行动、美育浸润行动、阳光活力行动,将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

优化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赛练学教”技能提升体系,强化实习实践,着力提升师范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遴选组建“强师”实验班,专设“优秀师范生奖学金”,自2024年起承担湖北省“荆楚优师计划”免费师范生培养任务,不断探索师范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近年来,师范专业招生量质齐升,现有师范类本科生4500余人,近四年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项40余项。

开门办学、共建共享是“新师范”的振兴之径。学校探索建立“U-G-I-S”(大学-政府-教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四体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2023年,湖北基础教育研究院落户湖北大学师范学院,获批随州市-湖北大学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24年,学校发起成立“湖北地方综合大学师范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承担“省培计划”荆楚名师名家培养工程、湖北省县域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工程。与湖北省、武汉市等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四位一体”的深度合作,与省内外中小学共建90余所综合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与新疆博州教育局、鄂州市梁子湖区教育局、汉川市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九秩春秋,扎根荆楚;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虽六易校址,八更校名,但学校的师范教育底色从未改变,始终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与湖北师范教育的发展血脉相通,为湖北乃至全国教师队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挺膺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大力弘扬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努力探索地方综合大学举办高质量教师教育的新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

(2025年4月更新)

版权所有 ©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办电话:027-88663361 学工办电话:027-8866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