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返回旧站

讲坛动态




【名师讲坛第五讲】武汉市最美教师余婧:讲台上的幸福与美好
作者:陈文娇 陈晓宇 黄玉玲 曾佳悦  编辑:熊文哲  信息来源:师范生实践教学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9-21  点击数:


919日下午,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名师讲坛第五讲隆重开讲,此次邀请了荆楚好老师——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教师余婧与我校师范生做《讲台上的幸福与美好》专题报告。报告开始前,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文娇为余婧老师颁发了聘书。报告会由师范学院师范生实践教学办公室主任朱琦主持。

一群人在台上演讲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作为老师,一定要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余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她在二十余年的从教生涯中遇到的特殊家长、特殊班级以及特殊学生,并表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确实具有挑战性,但她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教育信仰,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助力班级走向卓越,帮助学生茁壮成长。

“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合作都存在冲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冲突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余老师非常重视家校共育。她向大家讲述了一些在教学工作中所经历的家校冲突案例,部分家长会对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不理解与不配合。面对这些问题,余老师始终保持理性,积极与家长进行正向沟通,最终获得家长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在班级管理方面,余老师也向大家展示了一些独特的班级管理措施,比如“一分钟朗读者”、“流动小书房”、“快乐打卡听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全班同学一起阅读、写日记,鼓励同学们自己来制定班规等,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来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推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助力班级逐步走向卓越。

“我不仅要好好爱这些这些孩子,还要让他们具有拥抱这个城市、获得幸福的能力。”余婧老师在对班上农民工孩子进行家访过后,暗暗下了这样的决心。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她切切实实地将这一决心付诸于实践中来了。面对患有孤独症的小鱼,余婧老师给予其充足的爱心和耐心,引导他逐渐敞开心扉,帮助他融入这个世界。为此,余婧老师也开始学习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走进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最后,余婧老师提出了好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六力”和“六心”,“六力”即规划力、研究力、执行力、坚持力、协同力和反思力;“六心”即仁爱心、包容心、同理心、尊重心、感恩心和坚持心,为大家成为一名好老师指明了方向。

5b5cd494539fc2ef30e2625b9b2fa83

本场报告会精彩纷呈,同学们纷纷表达了感想。2021级教育学黄玉玲同学说,“一名好老师就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培养爱、传播爱,用实际行动做到因材施教。我们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扎根即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近学校。很多时候,眼睛所见和耳朵所听都会失真,我们只有去家访,去走进学生的内心,用实践去检验,我们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故事。生长即坚定教育信念,丰富教育实践,并做到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自己。”有同学怀揣着教育热忱,希望能够为农村学生的更好发展寻求方法,贡献自己的教育力量,去传播教育温度。还有的同学希望在未来,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认真处理好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做好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同学们表示会将余老师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并努力做到外化于行。

审稿:杨旸)

版权所有 © 湖北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院办电话:027-88663361 学工办电话:027-8866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