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武汉市新河街学校校长祝正洲应邀为师范学院2023级教育学专业学生开设专题为《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讲座,聚焦“如何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课程体系”,通过丰富案例与实践指导,为未来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启发。

祝校长指出,学校课程建设应以办学理念为起点,形成“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实施”的完整实践链条。他强调,新时代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者,应跳出“升学至上”的传统思维,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学生的成功不体现在职位与学问,而应体现在核心素养的积淀。”他结合新河街学校实践,提出以“小课程”破解学生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内驱力的创新路径。

在课程目标设定上,学校提出四大核心方向:一是“小课程培养大能力”,通过武术、音乐、绘本表演等课程,培育学生的学习、实践、合作与创新能力;二是“小课程丰富大生活”,践行陶行知“生活即课程”理念,将劳动技能、自然探索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三是“小课程促进大发展”,以课程开发反哺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四是“小课程担负大责任”,响应武昌区“绿色教育”号召,通过健康饮食、生态保护等主题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可持续发展。
祝正洲现场展示了学校特色课程实施方案。礼仪教育课程中,武术、民乐、陶艺等多元内容丰富了走班制教学形式。“课程不必宏大,但需扎根学生真实成长需求。”他总结道。此外,“我是小湖长”实践课程以“爱湖十大行动”为主线,引导学生编写生态课本剧,将环保意识深植于心;校歌《每天进步一点点》则成为校园文化符号,传递“日进一步、终身成长”的教育理念。针对课程实施中的挑战,祝正洲呼吁教师突破学科局限,通过考取多门教师资格证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校本课程的多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让他们收获满满,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也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助力学生成长的决心。
(审核:付应雄 卢轶婷)